妇女是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要参与者和承担者,农村女性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效。“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山东省景区化村庄……”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西麦窑村位于久负盛名的“海上名山第一”崂山南麓、风光秀美的流清湾畔,是流清湾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核心村之一。2004年,这里诞生了崂山区最早的家庭旅馆品牌“山海人家”,书写了中国乡村民宿起步发展的创业故事。近年来,在区、街妇联的指导下,西麦窑村将履行引领服务联系职责与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贯通、同落实、共提升,走出了一条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近年来,西麦窑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旅游资源,依靠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闲置房屋,启动了“悦览山海”乡村民宿项目,通过“美丽庭院+特色民宿”的模式,将一个依山傍海的小山村打造成了拥有100余家品牌民宿崂山风景区特色乡村,被推荐为“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亮点,迎接各级妇联前来调研观摩。
在总体向好发展的女性创业群体中,农村女性往往处于发展劣势,如农村女性创业者面临着更为艰苦的条件和更少的资源支持。2023年,在区街妇联的鼓励下,西麦窑村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开设“悦览山海”民宿妇联工作室,由妇联执委与巾帼网格员双向任职,实现联户帮扶同心同向。民宿的发展解决了本村妇女的就业问题,拥有30余户民宿的巾帼创业一条街也应运而生,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劳动力输出。为促进民宿发展持续向好,民宿妇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创业街民宿女经营者提供方向和引领,并定期举办民宿交流学习、平台直播及家政培训等推广活动,大家互通有无、抱团发展,在乡村民宿精品化发展中探新路,为民宿女主人提供政策解析、宣传推广、合作运营等精准化服务,帮助有条件的家庭旅馆实现向精品民宿转型,逐步打响特色巾帼民宿经营品牌,为旅游注入了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撑起半边天。截至目前,全村民宿总数达到118家,女性经营者就有85户,占民宿总户数的72%。2023年,西麦窑妇联被推荐为山东省妇联组织建设改革创新先行示范点,全力打响“妇”字号精品民宿品牌。进入盛夏,蝉鸣不断,草木葱茏,一派生机勃勃之景。民宿妇联工作室里一片繁忙景象,80后妇联执委、崂山吾舍创始人武鑫正忙着为村里妇女们分享创业思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西麦窑,像武鑫这样的妇联执委,勇担巾帼致富带头人,带领广大妇女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帮扶联户,执委们将自己在宣传运营方面的经验做法传递给身边的姐妹,这只是西麦窑民宿妇联执委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为适应迅速崛起的民宿产业发展速度,同时更精准的为民宿女业主提供服务,民宿妇联工作室制定了民宿妇联执委帮扶联户制度,执委会由7人组成,其中包括武鑫在内的6位执委都是精品民宿的主理人。哪家有安排不了的客人,老板会将住宿信息发到群里,及时解决其他民宿空房问题;哪家管家在路上捡到身份证、背包的,会第一时间将失物招领信息发到群里;老资格的经营业主会协助处理其住宿纠纷、客户投诉、调解维权等问题,将自己的服务经验无偿的传授给大家,力争让每一位住宿的客人都能够开心的来,满意的回,让客人的好口碑成为老板娘们最美丽的明信片……执委们发挥所长,精准帮扶,让每一位执委都成为民宿经营者们身边的“贴心娘家人”。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经营者的权益,民宿妇联会定期组织开展经营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创业政策培训等。“宿”有温暖、“味”有乡愁、“技”有文韵的特色庭院建设是村民安居乐业、追求幸福生活的起点。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便是妇联引导妇女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有效载体。
走进西麦窑村马珊的家,院内鲜花盛开,各类农耕器材犹如一件件工艺品有序摆放,家中陈列规整,院内外一尘不染。“美丽庭院建设推广后,不少姐妹都来找我取经如何打理庭院。”马珊的庭院成了“网红打卡点”,附近村民都前来取经。“一花一草”聚美成画,“一户一景”扮靓乡村,在西麦窑村,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庭院被绘成一幅诗意生活的画卷。在巾帼文明创建行动中,西麦窑村妇联深挖当地民俗文化和特色资源,打造“一院一品”模式,大力推广海滨民宿品牌,科学规划、合理布点,创新打造“美丽庭院+经济”,推动女性创业创新与美丽庭院建设相融合,引领妇女创新“院中民宿”,通过“美丽庭院+特色民宿+直播”的方式发展庭院经济。同时,不定期评选最美巾帼民宿、最美女管家,让大家学有标杆,弘扬巾帼正能量,引领辖区妇女更优秀。
以“小庭院”发掘“大美丽”,以“小庭院”发展“大旅游”,以创新激发工作活力、以融合提升生活品质,沉浸式的“美丽庭院+经济”发展模式,让美丽乡村西麦窑更具有“底蕴味”“体验感”和“烟火气”,真正实现庭院美与富民创收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