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融合 协同创新 求真务实 共创共赢

基层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的探索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是首要政治任务,因此,深入推进大数据审计是当前审计机关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一、开展大数据审计存在的优势

大数据审计是指审计机关运用大数据技术方法和工具,利用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经济社会运行数据,开展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和跨业务的深入数据挖掘与分析,提升审计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能力的行为。相较于传统审计,大数据审计不再单纯采取抽样审计,而是对全样本进行审计,优化并改进了审计过程,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获得更为全面、准确的审计结果。

(一)打破数据边界,挖掘全面信息。大数据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审计的数据边界限制。过去,审计人员主要依赖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报表、电子账簿等制作材料进行分析,这些数据往往只能反映被审计单位的局部情况,难以呈现全貌。然而,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财政、金融、自然资源等领域陆续建立起成熟的信息系统,产生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信息量庞大的数据资源,如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工商登记数据、民政社保“一卡通”记录等。审计人员可以基于这些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出更多潜在问题和深层次规律,为审计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视角。

(二)助推审计全覆盖,提升精准度。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数据具有体量大、来源分散、关系复杂的特点,传统的抽样审计方法难以对所有数据进行全面审查,容易导致审计结果的片面性。通过运用SQL语句分析、图数据库、Python编程语言等技术手段,审计人员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转换、清洗,形成审计中间表,并运用数据挖掘、清洗分析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快速筛选和精准分析,精准定位疑点问题。这种技术应用不仅弥补了传统随机抽样的局限性,还大幅缩短了现场审计时间,提高了审计效率,为审计全覆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强化审计取证,增强监督效能。与传统的抽样审计方式相比,大数据审计能够有效避免以偏概全或仅反映个别事项的局限性。通过关联分析技术,审计人员可以跨年度、跨部门对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全面查找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中的问题疑点、部门间协作的漏洞以及潜在的违规行为。大数据审计尤其擅长揭示传统审计方式难以发现的具有普遍性的单位或行业系统问题,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进一步增强了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二、开展大数据审计面临的挑战

(一)对大数据审计认识不足,思维固化。一是基层审计人员对大数据审计缺乏必要的认识与深刻的理解,传统审计理念根深蒂固。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容易受到传统审计思维的限制,往往只是围绕单位的财务账表来进行审计,对于与之相关的业务数据以及其他部门单位的关联数据信息缺乏足够重视。二是被审计单位对大数据审计认识不到位,对配合审计机关理顺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数据、核实疑点的审计方式不能全然接受,致使大数据审计工作不能够顺利进行。

(二)大数据审计力量不足,人才匮乏。一是数据分析能力存在短板,技术手段仅满足于SQL、神通等数据库技术分析,对于新的技术领域探索很少,多维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综合运用能力不足。二是缺乏既熟悉审计实务,又精通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般来说,审计机关会运用数据分析的年轻干部大多不熟悉财务及审计业务知识,审计思路不够开阔,分析问题不够全面,而经验丰富的老审计人员对大数据技术不够了解,编写分析语句的能力较弱,难以将审计思路与数据分析相结合,影响了大数据优势的发挥。

(三)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采集难度大。一方面,基层单位信息化程度不一,数据采集难度大、电子化程度低,且数据格式混乱,缺乏规范性,审计人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整理清洗数据,导致难以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另一方面,数据孤岛现象严重,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数据接口不统一,数据分散存储,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与共享,限制了大数据审计所需的海量数据汇聚,使得构建完整审计数据资源池困难重重。

三、开展大数据审计的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大数据审计理念。审计机关要高度重视大数据审计工作,将其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制定完善大数据审计的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进一步加强对大数据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大数据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大数据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运用大数据审计成果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组织内部培训等方式提升审计人员大数据技术能力,同时在审计中积累经验,从项目起步实践,增强人员对大数据审计的重视与创新意识。

(二)夯实数据根基。建设区(县)级审计数据分析中心,纵向贯通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与集约化管理,弥补县级审计机关由于权限不足或经验不足带来的局限性。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由审计机关牵头搭建区域性大数据审计平台,整合财政、税务、社保等部门的核心业务数据,实现数据的集中储存与共享。推动制定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采用API接口、数据交换中间件等技术手段,解决数据孤岛问题。

(三)培养大数据审计复合型人才。结合以老带新、以研促审的方式,拓宽审计人员的思维宽度、广度和深度,增强审计人员的实战能力,促进研究成果和经验做法不断得到巩固和深化。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审计署、省审计厅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班,营造大数据审计的良好学习氛围,增强审计人员的战略思维,提高审计队伍的计算机审计水平。

作者单位: 平原县审计局
作者: 李慧茹


仿站神器
Powered by RRZ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