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融合 协同创新 求真务实 共创共赢

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清洁能源装机快速增长,仅去年一年就新增1230万千瓦,年发电量相当于全省用电量的45%。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指出,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安徽省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球约10%的显示面板,全国约50%的光伏玻璃、约20%的光伏组件、约15%的家电产品在安徽生产;全国每出口4辆汽车中,约有1辆是“安徽造”。2023年,安徽平均每天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

  以汽车产业为例,安徽坚持集群式发展方向,坚持走“科创+产业”路子,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推进机制。汽车产业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路径,以7家整车企业为龙头,吸引汽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4000多家,形成了万亿元产业。

  湖北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壮大,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明显进展。如今,湖北形成了电磁能、类脑科学、卫星导航定位等一批国际领先技术,产出了高分辨率雷达卫星、全球存储密度领先的三维闪存芯片等一批高端产品。

  江西省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沿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加快优化升级。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生态康养等产业。

  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

  河南省努力实现传统交通要道向现代化交通枢纽的转变,坚持畅通大动脉大通道、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把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作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

  目前,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郑州机场跻身全球机场货运40强,郑州国际陆港具备年开行万列中欧班列能力。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居全国第二。建设内河港口6个、功能性口岸9个。空港、陆港、公路港、水港、口岸衔接融合的多式联运大格局加快形成。

  高速铁路网越织越密,4小时可达全国80%的重要城市;黄金水道通江达海,万吨巨轮可通过长江直达武汉;“空中丝路”畅达全球,亚洲最大的专业货运机场花湖国际机场今年货运量预计突破120万吨……近年来,湖北省重塑枢纽优势,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湖北积极构建现代供应链物流体系,加速融入国内国际产业链。围绕重点领域搭建7个供应链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海内外一体发展。完善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2023年湖北铁水联运量占长江干线的1/3。

  下一步,湖北将用好花湖国际机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中欧班列等开放通道,建强湖北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积极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关键一年,新的起点。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6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凝聚强大工作合力,正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0日 03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仿站神器
Powered by RRZCMS